|
|||
第三○四章 軍團改編 考量到會戰的慘重損失,戰後的復員,對敵戰略的佈局,三大軍師和幾名謀士努力規劃出一套各軍團的整訓擴編計畫。 首先是白龍軍團,面對五倍以上的優勢敵人,還能獲得完勝,殊非易事,不過也是損失慘重。戰前五營十萬人,會戰後僅餘不到四萬;衛戍軍也死傷數萬之多。好在關中在已過數十年中,流往荊州的百姓便達到了百餘萬,只是戰後經過調查,大部分人還是想要回到故土。正好三大軍師的『關中定策』中,詳細討論到此事,最後決定,讓想要回來和遷來的百姓全數遷來,而將白龍軍團大部分交由張遼率領,保護遷往關中的百姓,順道調往關中整補,實有一舉數得之妙。 至於趙雲,先前在陸羽的暗示下,對陳娜已有好感,加上陸羽用很合適的方式介紹二人,從中牽線。趙雲對誰不一定買賬,陸羽的賬他可不敢也不願推,加上受陳娜出眾氣質的吸引,自然一拍即合。 現在大戰結束,兩人的好事自然不宜再拖,正好劉備有意外出,巡視領地,加上基於戰略考量,偌大的荊州為九州爐鼎,百戰之地,在軍事上實在應該合理劃分,於是趙雲順勢率本部,調往荊南,為荊南鎮軍將軍。 至於荊北之地,在劉備的同意下,由原益州鎮將關羽,領青龍軍團移駐。益州也被規劃為二:南鎮將之職由張郃擔任,北鎮將之職由太史慈擔任。 白龍軍團仍維持五營十萬的編制,軍團長為趙雲,副軍團長為張遼;各營長分別是高翔、張著、張南、馮習、馬忠。 趙雲領張著、高翔這二營,鎮守荊南桂陽和零陵二郡;張遼領張南、馮習、陳到來到關中,經召募青壯整補後,駐守雍州北部,一邊訓練一邊屯田,防範鮮卑、羯族的蠢動。 馬忠本從母姓,名為『狐篤』,此時剛恢復原性,改名為馬忠。由於忠懇有見識,經張松推薦前來關中效力,於是起用在白龍軍團中效力。 順帶值得一提的是:經由徐庶介紹,陳到與黃芸(就是陸羽先前在書院結識的)於戰後結為連理,一同前來關中。 陸羽十分高興,帶著喬瑛和秦思雨等一同接待,讓新婚夫婦倍感溫馨。 移駐荊北的青龍軍團,仍為四營八萬的編制,分別是青甲三營、刀校一營。正副軍團長為關羽、魏延,四營長為吳懿、雷銅、張翼、士仁。另獨立成立一營『青甲輕騎』,由關平任營長。 關羽和關平、雷銅負責鎮守宛城,張翼、士仁鎮守新野,吳懿守襄陽;魏延則另膺重任,負責鎮守潼關。 赤龍軍團移駐益州,主要任務是防守本州和支援各州的軍事行動,仍編為四營八萬,分別是重甲步兵三營、刀弓步兵一營。 正副軍團長為太史慈和嚴顏,四營長為吳蘭、卓膺、霍峻、孟達,分駐在巴州、成都、劍閣、涪水關,也是邊屯田邊訓練;另也獨立成立一營『赤龍鐵騎』,由臧霸任營長,負責鎮守上庸。 雷龍軍團與涼州軍合併,擴編為八營十六萬--之所以這麼大規模,不言而喻,自然是為了對西北來個正面重擊。 軍團長為馬超,副軍團長有二人,分別是紀靈和馬岱,八營有重騎六營,營長分為劉辟、邢道榮、龔都、陳應、鮑隆、劉度,輕騎一營,營長劉賢,後勤一營,營長為鞏志。 金龍軍團原只有一營二萬,以嶺南山越軍為主,而在山越族大舉歸附後,擴編為四營八萬。 正副軍團長為黃忠和沙摩柯,四營長分別為費棧、呂合、秦狼、鄭胃,組成份子幾乎都是山越族民,主要鎮守於交州之南;平時維持一定兵額,在沙摩柯的主導下,逐漸向南蠶食;其他大部分散在各地屯田訓練,有事方征召出戰,另由嚴歷擔任金龍軍團的後備訓練官,平時對山越青壯施以嚴格訓練。 海龍軍團則將荊、交、蜀的水軍合併,為因應將對戰江東軍,以及向南拓展需要,也擴編為八營十六萬。軍團長為甘寧,副軍團長分由文聘、黃權、龐林擔任。 八營分別為江夏駐二營,由甘寧統率廖化和蘇飛鎮守,長沙輕甲水戰師二營,由龐林和徐盛鎮守,海南海戰師三營,由黃權、文聘、傅彤統率鎮守。 關於甘寧,也有了好消息。原來他在擔任交州鎮將時,陸羽將之前救來的葉兒交給他看護,二人因而漸萌情愫。大戰一起,甘寧受了重傷,葉兒更是日夜不離的服侍。戰後消息傳到關中,陸羽只淡淡的說一句:『應該給人家一個名份才合適。』於是讓張月兒認葉兒為義姊妹,將二人的婚事定了下來,準備和趙雲、陳娜一同舉行,只等劉備到達主持。 至於甘寧交州鎮將的職務,改由黃忠擔任。 狂龍兵團仍為二營,卻分為龍槍營和龍狼營,各擴編為四萬,軍團長為龐德,領一半龍狼營鎮守在汝南;龍槍營長為張郃,除了原曹操降軍中仍願投靠者,再加上招募而來的蜀中青壯成立,由張郃負責訓練指揮,副營長由李恢調來擔任,與另一半龍狼營在營長張任及副營長呂凱的指揮下,一起準備好,應付接下來可能與南蠻的交戰。 此外還有黑龍兵團,駐守三輔地區,編為重騎二營四萬,軍團長為張飛,副軍團長為王平,二營長分別由孫觀、吳班擔任。 王平當然也有了好消息,在陸羽和馬文鴛分別遊說下,馬雲祿試著和王平『約會』,幾次下來,感覺還不差,尤其是王平的『度量』不錯,讓馬雲祿感到有『發揮』的地方;終於在劉備巡視地方回來後,替他們舉行婚禮。 作為王牌預備隊的陷陣營擴編為二營四萬,由高順擔任軍團長,副軍團長則由隨張遼入關的陳到擔任,分擔高順的重任,可謂適才適所。 劉備的近衛營仍維持一營二萬,團長當然還是管亥,副團長則是劉備的養子劉封。 其他還有地方衛戍軍,如漢中地區有衛戍軍二營四萬,分別為精騎營和步軍營,軍團長是楊任,副軍團長是申耽。 至於大戰中聲名鵲起,裝備精良,被視為新的王牌軍『無當飛軍』,則仍交由陸遜、鄧艾、文鴦、張嶷等人指揮,駐守在僰道一帶,進行招募、訓練事宜。 涼州久為百戰之地,民風驃悍,加上成宜、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馬玩、楊秋等『旗本八將』不想當官,因為嫌管理政務民事太麻煩,只喜歡領軍,所以在陸羽的規劃下,成立了涼州衛戍軍,由他們八人率領,與羌族聯手,向西南等地發展。當然這是後話不提。 軍事主導上:關中地區由陸羽負責;益州地區由諸葛亮兼任,而由陳宮坐鎮南中;荊州由徐庶坐鎮宛城,與關羽共同負責北部,南部由趙雲和龐林,江夏則由甘寧全權負責;交州由費褘、黃忠、黃權決定;涼州由龐統負責,汝南則除了龐德,陸羽還指派了伊籍擔任輔佐。 此外,陸羽特意將『參事』之職獨立出來,成立『參軍府』,構想來自『前世』的德國『參謀本部』。主要職務:平時規劃各項戰備訓練,糧餉的籌措運補,戰略意圖和戰術層面的設計,情報的收集分析;戰時則規劃統籌後勤的暢通無虞,兵員的調動行進無礙等。 參事中郎將之職暫時出缺,副中郎將則由隨張飛入蜀,為人十分低調,卻相當有才能的宗預擔任;其他職務幕僚,則由書院及武院的畢業生中,數理方面成績優秀者充員。畢竟作戰雖然不拘成法,但是細節的規劃還是相當的重要。否則發生有兵卻無餉缺器,分進合擊時無法互為呼應,或因地理不熟反而自行絞成一團,駐紮時雜亂無章等離奇狀況,卻還妄圖出奇制勝,徒然成了空口白話。現在有了『參軍府』,各兵團出征時,就能派遣足夠的幕僚隨行,提供主帥各項建議,協助掌握處理各種情況,詳細告知必要的各種資訊,使主帥只需專心作戰求勝即可。 如此一來,劉備軍擴編之後的規模,達到百萬之數。 鑒於這是計畫草案,必須以逐漸的方式付諸實行,這是由於劉備軍轄地的人口不到九百萬,卻要養百萬大軍,實在是一沉重負擔。 所以陸羽還是採用起兵初期的方式,一面以屯田的方式開墾良田,減輕支出負擔,另一面和馬鈞討論,研發出各種更為便利而實用的田作機械。 三年後,不但關中成為沃野千里,畝收皆達一鍾以上(註:約等於六斛四斗。古時一畝良田收五斛以上即為良田),即便交州、蜀中,也因為天公作美而連年豐收,讓劉備軍短期內不致有糧餉短缺之虞。 當然關東和江東也是同樣情形,但劉備軍佔了地大和地利的便宜,相較之下,直接獲致的利益非二家所能比。 正因如此,各軍團要到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才能達到計畫擴編中的滿員水準。此前僅有雷龍軍團、狂龍兵團、金龍兵團在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時,先達到滿員的標準;這一年開始,也是三大軍師規劃中,準備對外拓展的一年,故為不得不然的措施。 荊州地區的安撫,以及作為戰略位置的調整,也是三大軍師討論的重點。漢末由於大亂,荊州人口一下由百萬達到二、三百多萬,湧入的人口差不多都來自關中地區。後來曹操征袁術,又有百多萬的人口由徐、兗等州逃來。 但這次三家大會戰,戰火蹂躪最厲害的地方卻正是荊州,使得此地的民心大都惶惶不安,深恐再來一次大戰,使家園慘遭劫難。 雖然捨不得祖先故土,但沒命哪來保家的本錢?於是除了大部分想要回到關中的人,陸陸續續或在誘人條件下,或在劉備軍祕密的勸告下,也都捲起鋪蓋,全家扶老攜幼,邁出坎坷的步伐,或經陸路,或由水路,紛紛來到關中開墾。三年後,荊襄地區人口便由四百多萬銳減至不足九十萬,大多是觀望著不肯遷走的百姓,以及劉備軍的駐軍,還有各城市中經營工商業的人員。 偌大的地方由繁盛而任其衰萎,讓許多人感到不解,連曹軍和江東的謀臣起初也都不太明白,只有郭嘉和周瑜看出其中的原因,卻也不能不把這塊肉吞下,因為在三家瓜分有限的資源下,畢竟誰人多土眾,誰就有希望一統華夏,結束分裂。至於劉備軍中,只有規劃這個大戰略意圖的三大軍師,才能全局綜覽,乾綱在胸;即便徐庶,雖猜知大概,一開始也不太贊同,直到陸羽前來,明白分析,才轉而全力配合。 不過為了後續戰局的方便,徐庶全力規劃荊州的防守和軍隊的訓練,又把空出來的地方闢成馬場,培養戰馬及牛、羊等畜產,同時祕密收集木料,建造各項運輸工具,大如船艦,小如四輪無蓋車等,一度讓江東軍十分緊張,後來才曉得徐庶的用意,卻為時已晚。 | |||
|
|||
版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