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郡郊外,西山獵場。 每年秋季的田獵是江東兒郎的節日,再這裡他們可以盡情的展示他們的勇武和剽悍。秋獵是從春秋戰國時就流傳下來的傳統,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尚武的風氣,並從中選拔優秀的人才,自古江東軍隊的軍官都是從中產生的,因而才造就了像孫武大破楚國數十萬大軍,一舉攻破郢都的鐵甲兵,幫助項羽縱橫天下的八千子弟兵那樣的精兵。然而演變到漢末,田獵已經成了各大家族顯示和比拼實力的工具。秋高氣爽,五色的獵旗迎風招展,各家的家將都繃緊了韁繩,只要田獵開始的炮聲一響,就準備衝向獵物。“轟”的一聲巨響,田獵開始。平原上萬馬奔騰,向一個巨大的箭頭衝向西山獵場,而箭尖上赫然是孫策,孫伯符。孫策坐下的玉照獅子馬乃漠北良駒,此時跑的飛快,第一個衝近西山獵場,孫策臉上滿是高興的表情。一隻大鹿似乎受到驚嚇,飛快的從林中竄了出來,直向一邊的山崗跑去,孫策哪能放過,不顧深厚的護衛沒有跟上來,拍馬就追了出去。待負責護衛的黃蓋、韓當等人趕到,孫策早已沒了人影。 孫策馬快,黏著大鹿的屁股一直追到了一片樹林旁,但那大鹿似乎有靈性似的,每當孫策要彎弓瞄準之際,它就會閃身變向而跑,這更激起了孫策的扭勁,誓要打到牠才肯罷休。 這時大鹿突然跑到林邊,一扭身跳進樹林裏去了。孫策氣得將弓箭往地上一摔。這時樹林裏突然走出幾個穿著江東軍軍服的的士兵。孫策看了一眼,認出幾人穿的是韓當部屬軍士的軍服,以為是韓當派來守山的士卒,也就並未在意。 幾個士兵手持著長槍,背上背著弓箭,此時走上來給孫策行禮。 就在幾人彎腰的一瞬間,變亂突生。那幾個士兵齊齊用手中的長槍向孫策刺來,嘴裏高喊著:「我等乃許貢太守的家將,今天特為主人報仇來了!」 孫策心中大怒,一聲虎吼,飛快的從馬上躍了下來,伸手就要拔出腰中的佩劍。然而孫策剛想用寶劍架住刺客的長槍,就聽「噹」的一聲脆響,孫策手中的寶劍只剩下了一截劍柄。 眼見長槍直奔腦門而來,孫策駭得頭皮發麻,匆忙間順勢一滾,躲過了這必殺的一槍。 但不等他緩過神來,身後幾束冷風急襲而來。孫策只好左閃右支,驚險萬分的在槍林裏閃避著。不多時孫策的身上就中了幾槍,尤其以肩胛和大腿的傷勢最重。傷勢牽動身體,讓孫策的身形也慢了下來。此時誰又能救他? 似乎冥冥中天命自有註定,山崗上突然飛馬奔來三道人影,赫然是從秣陵趕到吳郡來的陸羽、趙雲、和太史慈三人。 陸羽並不認識孫策,他眼中只看到十幾個人欺負一個手無寸鐵的人,所以他微微看了趙雲一眼。 趙雲本來就看不過去,此時心領神會,掣出背後的銀龍膽槍,一聲長嘯,拍馬便向圍攻孫策的士兵衝去。銀龍膽槍此時也似乎感到一絲興奮,發出了一陣龍吟之聲。 趙雲衝到孫策面前,長槍一晃,就將十多個刺客擋了下來,銀光閃動,十多個身手不凡的刺客竟然全被趙雲框在銀龍膽槍的籠罩範圍之內。 孫策驚魂未定的看著,剛才還差點置自己於死地的十幾個刺客,此時竟然在眼前這白袍將的槍下苦苦抵擋,不由驚詫莫名,恐怕就算自己全力使出的霸王槍,也難是此人的對手。孫策心中暗自將手下眾將與之進行比較,答案讓他喪氣不已,因為自己倚為長城的一眾江東虎將,竟無一人能敵過此人。 趙雲的銀龍膽槍空靈幻絕,槍影似雪,揮舞如風,如銀龍直上九天,俯視天下。此時銀龍膽槍在那些刺客的周圍灑下一片淡淡的光影,像一圈光幕將那些刺客罩在其中,只能苦苦支撐。 銀龍膽槍灑下的光圈越來越小,但那些刺客似乎精通一套專門防守的陣勢,此時他們配合無間,互為倚助,趙雲一時間竟也拿他們沒辦法。 陸羽看了這情形,皺了皺眉。他不想在這裏浪費太多的時間,於是向太史慈微微示意,讓他去幫趙雲一把,快點解決戰鬥。 太史慈毫未猶豫,一提手中的方天畫戟,飛馬而出。 如果說趙雲的銀龍膽槍重在一個「幻」字的話,那麼太史慈的方天畫戟就是天下最「快」的兵器。 方天畫戟本乃百兵之首,在太史慈手中更是動如驚雷,快若閃電。一戟使出,如羚羊掛角,天馬行空,無跡可尋。這是「百將譜」上對方天畫戟的評價。而當太史慈衝到場中,最先迎向他的三個刺客不幸成了它的犧牲品。 方天畫戟的月牙鋒像閃電般的抹過三人的咽喉,只留下三道小小的傷口,傷口小得以至於鮮血半天才流淌出來。月牙尖上滴下一滴鮮血,飲血而生的方天畫戟發出了一陣妖豔的紅光。 孫策此時不由瞪大了眼睛,剛才太史慈的動作他竟然只看到一片殘影,怎麼又跳出個這麼厲害的人物?其實在上次夏口之戰,孫策與太史慈兩人曾經照過面,但此時太史慈經過化妝,容貌大變,而孫策則是因為剛才躲避刺客,以致此時亂髮遮面,結果一時之間兩人都未認出對方。 孫策只是對太史慈手中的方天畫戟感到一陣熟悉,但他壓根兒沒想到身為劉備軍部將的太史慈會出現在這裏救他一命,所以根本沒有往那方面去想。在他眼裏的太史慈,只是一個陌生人而已。 有了太史慈的幫助,趙雲不由壓力大減,長槍挑過,兩個刺客轟然跪倒在地上,眉心滲出絲絲鮮血。 孫策看著趙雲和太史慈,不由一陣興奮。如果能將他們留下來,助我江東軍一臂之力,我江東軍還畏懼何人? 趙雲和太史慈同時出手,恐怕即使呂布復生,也難是對手,何況是幾個士氣被奪的刺客?不多時十幾個刺客大部分都倒在了銀龍膽槍和方天畫戟之下。 剩下的一個為首模樣的刺客,眼見任務難以完成,突然向剩下的刺客打出了一個手勢。接著,剩下的幾個刺客猛地回頭,向四周分散逃去。 趙雲這時也不追趕,收住馬彊,笑著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面無表情,摘下背後的落月弓。 打不贏就跑,敵人再強也只有兩個人,分散跑總有人能逃回去。刺客首領的應對之策本來是對的,可惜他碰上了太史慈的落月弓。結果他們還沒跑出百步,每個人的後心上就都插上了一支羽箭。 這時陸羽也走了過來,趙雲和太史慈向他微微躬身行禮。 孫策此時才發現陸羽,只見陸羽俊秀飄逸,自有一分儒雅之態,不由心生好感。於是起身整理一下,向三人施禮道:「在下江東孫策,多謝三位救命之恩。」 陸羽一聽,霍然看向孫策,目光灼灼。良久,陸羽轉頭看了太史慈一眼,太史慈這時也認出了孫策,微微向陸羽點頭。 陸羽心中暗自苦笑,想不到自己竟然救了這個荊州軍的勁敵。此時陸羽的大腦正飛快的轉著念頭。眼前手無寸鐵,孤身一人,而自己身邊有趙雲和太史慈,要置他於死地,幾乎十拿九穩。孫策不死,對荊州是個絕大的威脅。陸羽在以前念的史書上讀到,孫策死前仍叮囑其弟孫權,切勿忘記父仇,就可知他其實對富饒的荊州軍始終抱有野心;否則玉璽也是孫堅拼死得到的,孫策又為甚麼不交待務必要奪回來?由於江東水軍優於荊州軍,又共有長江天險,真如芒刺在背;這對以後荊州軍南攻交州、西入蜀地,都是極其不利的。以孫策統軍的能力,加上周瑜的輔助,威脅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從反面來說,孫策狙死的後果是甚麼?按歷史的推論,孫策死後,其弟孫權即位,江東一片動亂,各大門閥紛紛起來爭權。雖然在孫權的強勢手段下被鎮壓了下去,但東吳也錯過了北上中原的最好時機。而曹操也因沒有孫策的牽制,得以從容平定了河北,將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的黃河中下游全部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造成了獨霸北方的強勢。這是陸羽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其實陸羽心中不想殺孫策,還有一層考慮。在他心中早已比較過,實際上以孫策的性格,要比他的胞弟孫權要容易對付些。郭嘉就曾說,孫策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雖然這些話多有安慰曹操的意思,但也道出了孫策的缺點。孫策是個帥才,他對朋友有義,對部下有善,是個很有魅力的統帥。他的親和力能吸引一大批人才;但他性情剛烈,剛則易折,容易中小人之計。 如果說孫策是個英雄,那麼他的胞弟孫權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梟雄。孫策或許是個開彊拓土的帥才,但他沒有孫權那種的堅忍和手腕。孫權工於心計,善於用人,如果讓他順利接掌江東,那恐怕才是荊州軍真正的惡夢。 孫策奇怪的看著陸羽陰晴不定的目光。如果他知道此時陸羽心中所想的,肯定會嚇一大跳。 正在陸羽猶豫不定之際,突然不遠處揚起一陣塵煙,韓當、黃蓋領著護衛飛奔而來。 看到東吳的護衛軍,陸羽不由鬆了口氣。放棄除掉孫策的想法,陸羽奇怪的發現,原來自己心中其實並不想殺死孫策。也許自己心中也曾為歷史上孫策大業未成身先死而感到惋惜罷。 韓當和黃蓋奔到近前,看到一地的屍體,立刻明白發生了甚麼事,連忙惶恐的跪下向孫策請罪。 孫策連忙將二人扶起道:「此次全是孫策輕率魯莽所致,與二位老將軍無關。二位老將軍切莫自責。」說著向韓當和黃蓋介紹道:「這次多虧有三位壯士相救,否則恐怕無緣再與二位老將軍相見了。」 韓當和黃蓋這時看向陸羽、趙雲、和太史慈,心中暗自點頭,齊聲向三人拱手道謝。 孫策接著又道:「還未請教三位壯士高姓大名?」 陸羽看了孫策一眼,抱拳回禮道:「相逢何必曾相識?此次不過是因緣巧合,舉手之勞何足掛齒?請將軍不必放在心上。在下不過山野村夫,賤名不敢勞將軍詢問,就此別過。將軍請多保重,希望下次有緣,再與將軍相見。」 說著就要上馬離去,孫策連忙擋住,不死心的指著趙雲和太史慈道:「那麼不知這兩位壯士是兄台的…?」 陸羽淡淡的微笑道:「他們是我的隨從。」 孫策聽了,不由產生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如此人才,一下出現了兩個,而竟然都是眼前這人的隨從。隨從已是如此,那主人還了得?心中更定下了要不惜一切網羅三人的想法。 此時陸羽、趙雲、太史慈都跨上馬背,向孫策告辭。孫策雖依依不捨,但在受到恩情之下,也只好放三人離去。 眼看著三人消失在視野裏,孫策轉身對韓當道:「不管用甚麼方法,一定要幫我查到這三個人的行蹤!」說著孫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精光。 當夜,吳郡孫家的府邸。 房頂背光一面的陰影中,三道人影彎腰小心的移動著。 陸羽本來打算潛入孫府中,想試看看能不能見到喬煙。但孫家的府邸大得實在超過了陸羽的想像。古人說樓閣三千間,恐怕也不過如此了。而且孫府中防衛之嚴密,更是非別處可比。明崗暗哨加上巡邏的士兵,組成了一張龐大而無隙的網。 如果陸羽他們不是借助飛天神弩,專走一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地方,恐怕早已被發現多次了。由於守衛森嚴,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尋找的速度也就更慢了。陸羽放棄了一些不起眼的小房子,一直找到快四更天,還找不到十分之一的別院。眼看就要天亮了,陸羽決定找完最後一所別院就走。 眼前的這所別院一片寂靜,陸羽三人悄悄的掛在房簷上。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房簷陰影裏的三人。陸羽之所以選擇這所房子,是因為他發現房子的周圍似乎有很嚴密的護衛,而且和孫家的護衛似乎不是一路的。 屋子裏有人在說話,不過令陸羽失望的是,那是兩個男人的聲音。 由於屋子周圍崗哨林立,所以陸羽三人隔得很遠,只能斷斷續續聽到一些聲音。 「華大人……前來……何事?」 「司馬將軍,大公子……有人相助……」 「此次不成……我主很生氣……」 「放心,那些殺手……我會查出來的……」 「那好,我在此不宜久留……告辭了,萬事小心。」 陸羽聽得一陣糢糊,但直覺告訴他,他聽到的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不過由於聽到的話實在少得可憐,以陸羽之智也一時想不出來,何況現在他的心思幾乎全部放在尋找喬煙的事上,哪有心情去猜這是怎麼回事?不過既然今天找不到,陸羽決定離開後,一定要設法先了解一下江東的形勢,再來猜一猜是怎麼回事。 不一會兒,陸羽看見一個中年儒生模樣的人從屋中走了出來,屋內便再也沒有聲音了。 陸羽等了一會兒,知道再也聽不到甚麼,於是向趙雲和太史慈打了個手勢,三人循原路退了出去。 雖然沒有見到心中的玉人,但聽到了一些東西,也算小有收穫。 安全退到府外時,天邊已經泛白。看著逐漸升起的太陽,陸羽心中感慨:不知明天會是如何。 | |||
|
|||
版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