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雖然並不是沒有先例,但是因為這名帝王過於優秀的表現,導致後續接任人選決定上的困難;王位空懸了半年後,終於由由希斯•法蘭西肯的女兒,亞王:拉費脫•安•法蘭西肯,在帝國皇族議會的力挺之下,登基而為新帝王。 新的女帝年僅十九歲,然而卻具有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的擔當。雖然在戰爭上無出於其父的表現,但是其對政經局勢的敏銳度搭配上勤勉認真的行為,使前任帝王所創造出的治世更加耀眼奪目。在她達到帝王強制退休年齡的六十五歲前,整個菲米埃帝國從銀河城邦中的小巷弄變成巨大的十字路口。就這方面而言,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某些時候甚至比當年的由希斯大帝更高。 拉費脫創造了三支血脈,其一為支配帝國右翼,以亞王庫斯為首的多爾沙家族,另一支則為控制帝國左翼,以亞王亞格蘇為首的原法蘭西肯家族,及管理帝國邊境,以列王科派爾為首的拖爾維沙家族。 拉費脫執政晚期,多爾沙家族的庫斯與法蘭西肯家族的亞格蘇,連同著另外的兩名皇族:阿珞格斯與馬修,四人同時都在覬覦著王位。但是光是覬覦是沒有用的;由於帝國的勢力正如日中天,因此武力奪權這條路並不可行;除此之外,歷任的帝王若非由上任帝王指定,就是由皇族議會來議決;而不論決定是由誰來下,其判定的因素都是——未來能否使帝國更加強盛。只有最接近此一要素的人才才能成為新帝王,為此,所有的候補都在女帝拉費脫面前努力表現。 富政治感知力的拉費脫也明白這種狀況,甚至進而利用它。她將這份決定權一直保留到她退位前三個禮拜;她的策略在各方面同時發揮了驚人的成效,產生了超常的政治運作效率。但是,後世的史料研究家並不能明白,拉費脫在解決這長期積欠眾帝王候補政治貢獻力問題時所使用的辦法。 她將帝位傳給了完全無心於帝位的列王科派爾。 此舉不僅使原來的四名帝位後補者大為震驚,更使科派爾手足無措。以歷史的角度來說,若當時拉費脫能從其四人當中任選一人,憑著皇族議會的背書,無論如何都不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後果。但是,這也只是就歷史的角度來講,說明點,就是馬後炮。當時的拉費脫很可能只是認為,不論將帝位讓給誰都會引起另外三方使用武力搶奪,因此無論如何都必需要找一個局外人接手。 然而拉費脫的苦心白費了,這件事最終的結果是四方勢力同時對拖爾維沙家族所領導的帝國宣戰。更有甚者,因為害怕敵對勢力比自己更搶先一步奪得皇位,四個家族都卯足了勁,全力向拖爾維沙皇室進攻。因為最終戰的戰場在烏加星域,這場國家級的內亂在日後被稱為「烏加星域繼位戰役」。 科派爾並不是個打仗的能手,在行政層面上決斷能力也不夠,但因為其負責管理的地方屬於帝國的邊陲,其對於戰爭的經驗多,加上身為帝王所能支配的大量兵力,因此在初時尚能維持一個不敗的局面,但整場戰役進行到中期,科派爾的能力之不足,已經漸漸開始暴露出來。 但是,或許這正是拉費脫選擇他為接班人真正的原因。身為前周邊星區領導人的科派爾,具有非凡的識人眼光。他的養女德路菲拉•米蓮•拖爾維沙,也在此期投入戰場,在劣勢中,以極強硬的手法將對手一一擊退;而隨帝王一併上任的內政總長張微志則利用此一機會,一反軍事上的強硬作風,而在外交上採取親和性強的懷柔政策,將某些動搖不定的星區領主一一誘入自己的懷抱中。 帝王科派爾被迫即位兩年以後,烏加星域繼位戰役也進入最後階段。投入全帝國五分之四的戰鬥部隊,由德路菲拉•米蓮•拖爾維沙帝國元帥率領的平亂軍,與僅存的兩個被同血脈人追趕的法蘭西肯家族與多爾沙家族聯合,在烏加星域進行了最終會戰。投入此戰的艦群將近有三十個,參戰大小船艦總計為四十萬八千九百四十四艘,兵士總人數為六千三百三十五萬兩千九百二十七人。是菲米埃帝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內戰。 這場戰役的結果,帝國政府大獲全勝,擊沉對手大小艦隻三萬餘艘,虜獲的戰艦將近九萬艘,而己方只有極輕微的損失。 帝國元帥德路菲拉曾在她的開戰宣言中寫道: 「我將以我們前帝王上皇法蘭西肯陛下,賦與我皇帝的權力與義務殺滅仇敵。但諷刺的,我們的仇敵竟然跟我們的上皇陛下有著相同的姓氏。」 傳言說,或許是因為這句話,導致以瀕臨滅亡的法蘭西肯家族抵抗心終於降至零點,使它很快地宣佈投降;進而影響到另一反抗家族的走向。以強硬聞名的帝國元帥德路菲拉,在最後也是規模最浩大的一戰中——雖然不見得是有意的——她竟以心理戰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後來諸多描寫到這場會戰的3D全像電影,幾乎都以這句話作為貫串全場的關鍵台詞。 這場戰爭大大地減損了菲米埃帝國的實力,但是說減損並不是十分貼切;就佔有星區數量而言,菲米埃帝國的版圖反而擴展了一些,其原因乃是於戰亂之時,反叛軍為了地緣或補給的因素,有時會強行佔領一些周邊國家的殖民地,雖然會遭到被攻擊勢力的反擊而常被奪回,但如果該反抗勢力最後被帝國政府消滅的話,整個星區等同於落在帝國皇家艦隊與星區艦隊的保護下,而且不管怎麼說,反抗軍幹的好事無論如何都很難算到無辜的帝國政府頭上去,因此並無法冠冕堂皇地對其宣戰,況乎其具有強大的帝國艦隊作為後盾?而自古以來的歷史早就告訴我們,關於退還土地這種國際要求,若不涉及武力而光憑外交,十分的難以搞定。 但由於這種事情,差不多在每次的繼位戰爭中都或多或少地發生,因此,臨近的國家對於菲米埃帝國的不定期內戰——就某方面而言可稱為侵略戰——都抱持著十足戒慎恐懼的態度。 | |||
|
|||
版權別: |